台湾书院的建立,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至光绪年间,全台各地相继成立了六十所左右的书院,其中康熙、雍正年间设立者,多属官方出资主持兴立,而后逐渐产生官民合建书院,迨至嘉庆、道光以后,地方仕绅合力出资捐建书院的情形日增,因而使得书院广及全台各地。
然而在经历清末、日据时期、光复之后教化制度变革,新式教育体制建立之后,各地书院失去其原本所具有之重大社会教化功能,或因年久失修逐渐式微颓圮,或因人为因素遭致拆除改建,留存至今仅仅十六所之数。
振文书院成立之前,西螺地区(古称螺阳)先有文昌帝君祠(文祠),建于嘉庆二年(一七九七),然而规模较简。当时文祠主事者生员廖澄河,会同螺阳地区振文社之生员与地方上其它士绅,共同集资改建,遂于嘉庆十七年启始动工,历时一年(至嘉庆十九年)完成,改建后的庙堂,讲堂大殿内崇祀五文昌帝君,同时重新命名为「振文书院」。
本书院由原先纯粹之宗教建筑,偕同地方义学发展出地方义学的教育功能,宗教与教育相辅相成,除在清代发挥振扬文教、扶植纲常的文化功能,更因其兼具民间宗教信仰之故,终使得振文书院在书院教育式微的情形下,仍能持续屹立于现址,成为本县仅存,全台少数保存完整的历史古迹。书院自兴筑之后,较为重大的修整,计有咸丰二年(一八五二年)由邑绅张明德与振文社共同捐金修缮;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振文社再度募款修建,由该社首事钟鸣盛、生员叶有声连同该社同任共同发起,本次修建规模较大,应是奠立今日建筑形体的一次大修;其后,于光绪三十三年(一九0七年)、十年(大正十年)、二十三年(重大的整修为左右两厢改建砖造)、三十六年等时期,均有维修工程之进行;而七十三年本书院列入国家第三级古迹之后,委请专家进行一次遵照古式的整体修缮(七十八年),书院建筑为之焕然。
电 话: 05-5862765
地 址: 云林县西螺区兴农西路6号
开放时间: am08:00~pm17:30
停留时间: 2-3小时
交通路线:
开车:自高速公路下西螺交流道→台1线→左转兴农西路6号即是。
客运
搭乘台西客运至西螺站下,沿福兴路直走至兴农西路左转直行即可看见
资料来源:台华网 资料日期:2011-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