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布农族
台湾原住民族当中,最先被国际人士知晓的,是以「八部合音」闻名于世的布农族。
公元1952年日本的音乐学者─黑泽隆朝将布农族的Pasibutbut(祈祷小米丰收歌)寄至联合国的文教组织。
当代的知名音乐学者听了之后,惊讶于古老的部落为何会有如此繁复的和音,当时西方的音乐学家认为音乐的起源是由单音、双音而发展至和音的理论也不攻自破,从此重写了音乐起源说的论点。每年十一~十二月之间,布农人举行小米播种祭,为了祈求小米能够丰收,因此社里的男子围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祷小米丰收歌」。族人相信,歌声越好天神越高兴,今年的小米就会结实累累。因此,每一个人都以虔敬的心情唱着。歌声一开始,其实只有四部合音,但当音域高到某一个层次时,轨出现了八个不同的音阶,因此被世人称之为八部合音。这也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音方式。
族群分布
布农族居住于中央山脉两侧,海拔一千公尺以上,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据说,最早居住于鹿港、斗六、竹山一带,后来渐渐往高山迁移。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县的仁爱与信义乡。
十八世纪时,世居南投的布农族开始大量的迁移,一是往东迁至花莲的卓溪乡、万荣乡,再从花莲移至台东的海端乡与延平乡。另一支沿着中央山脉南移至高雄的三民乡与桃源乡以及台东县海端乡的山区。总人口数大约有四万七千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引用于2006年12月)
布农族共分为六个群,均居住于南投一带。
总人口数约四万七千多人。布农人喜欢山居,高山深处常有他们的聚落。
族群特质
布农族传统的年月观念是依着小米的成长而划分的。对于农事或狩猎行事的时间,布农族依着植物的枯荣与月亮的盈缺来决定。例如李花盛开时,适合播种小米;月缺时适合驱虫、除草;满月时适合收割举行收获祭。布农族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民族。
(一) 浑然天成的和音:
布农人和音唱法是无所不在的,凡饮酒歌、祭枪歌都以和音的方式来表现。就连四、五岁的小孩,都能以和音的方式唱诵布农族的歌谣。
(二) 没有头目,以家族长老为首的社会组织:
除了一年一度的射耳祭及争战以外,布农人的社会运作大体以家族为一个完整的单位,两家族的长老又是事务的决策者,在家族中的地位颇受人尊崇。
(三) 合奏的乐器演奏方式:
布农族不仅保存了多样的传统乐器演奏,不同乐器或相同乐器合奏也时有耳闻。
(四) 富象征意义的生活态度:
月圆-丰收的意象。
月缺-消失的象征(除虫、除草)。
打陀螺-小米快速生长的含义。
荡秋千-小米长得与秋千一样高。
(五) 小米的拟人化:
小米有灵魂、有五官、可移动,因此对它特别敬重。亦有父粟与子粟之分。父粟有五个耳朵,管理子粟的成长。(粟:小米)
文化特质
饮食:
布农族人的传统生产方式以山田烧垦式的农业为主,主食为主要农作物的小米、玉米、甘薯等等,遇有重要祭仪与场合时吃的较为丰盛,平时则是很少吃副食。目前饮食习惯己转变,多半以稻米、地瓜为主食。最重要的副食为采集所得的野菜、蕈类,其中树豆可以说是布农人最重要的副食之一。树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外表为黄色,与猪肉排骨同煮皆可,树豆汤是布农族人最常食用的汤。
服饰:
布农族传统上以兽皮与麻线做为衣服材料,后来与外界接触后开始使用交易而来的棉线与毛线。
男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是白色为底、背织花纹的无袖长上衣,属方衣系统。最大的特色是衣服背面以鲜艳的色彩织成一道模仿百步蛇背部纹样的宽边棋盘式菱形纹。据说布农族人最初的衣服全为素白色,没有任何彩色织纹,后来由百步蛇鳞纹得到灵感,仿蛇鳞纹创造出织纹。
在许多祭仪活动中,布农族男性都是蹲于地上进行仪式,衣服背后的织纹会格外引人注目,这或许是布农族服饰将美丽图案置于背后的原因。
布农族女性传统服饰则是以苎麻为主要材质,形式以长衣窄袖长裙为主,并绣有滚边刺绣,围裙膝裤,颜色以蓝黑为主。
住居:
建筑材料有板岩、木材、茅草及藤皮数种。北部以板岩为主要材料,以板石砌墙、盖顶、铺地。仅梁柱采用木材。中部及南部以板岩铺地、以木板为墙、茅草盖顶。房屋前半留为庭院,后半部用以盖屋。谷仓置于室内或做为房屋建筑的一部份。喜聚族而居,故每家房屋内常分为若干床屋,每床屋住一对夫妇及子女。
工艺:
杵音是布农族与日月潭邵族特有的乐器,通常由八至十六根长短不同的木杵,交替的在石板上敲击,借着不同音阶演奏出优美的旋律。在从前,族人也用它来传达讯息。
口簧琴是原住民族普遍的乐器,但每一族使用的时机稍有差异。以布农族而言,是排遣寂寞或悲伤时渲泄情感的工具。在排湾、泰雅、阿美则是谈情说爱,男女互表情意的催化工具。
另一种布农族特有的乐器是四弦琴(在卡社为五弦),是族人自娱的乐器。
弓琴也是布农族盛行的乐器,以竹子为弓、细钢丝为弦,一端衔在嘴里,左手持弓右手拨弦,悠扬的琴音虽然细微,却耐人寻味。
社会制度
一、组成特色
布农族是以父系社会,以氏族为基本构成单位,并利用氏族中的各级单位组成部落中的组织系统。在一个部落中,往往有二个以上的最大氏族的组织单位,而各单位与本氏族均保有密切关系。
氏族则共有猎场、共食猎肉、共守丧忌。亚氏族则共有耕地、共同耕作、共行祖灵祭、母族禁婚。
完整的布农部落里,有三位领导人物:
一是主持农事祭仪的祭师,善观天象、气候并维持社会秩序、协调纠纷。
二是射耳祭的主持者。通常是部落当年狩猎最丰的族人,后来也改由其一固定人员担任。
三是政治领袖。负责争战、猎首。是勇士,也是对外作战的指挥者。
二、财产继承
布农族的财产继承,完全以家族为单位,家族财产由家长掌管,然后由全家共同使用。在父系继嗣原则的支配下,家长都由辈份及年龄最高的男人担任。
三、婚礼
以嫁娶婚为主。以父系继嗣为原则,婚后多半行随夫居。
神话传说
洪水传说:
太古时代洪水骤然成灾,淹没了大地,形成了一片茫茫大海,仅剩玉山、峦大山、郡大山、shilubiya山的山顶露在水面上。
人们避难到玉山的山顶上,可是所有的粟谷尽失,无以为炊。还好山上有很多兽类,于是捕猎生食充饥。由于没有火,生活很不方便,只好到处寻火,有一天终于发现卓社大山上有火光。于是立刻派一只鸟去索火,可是在回程途中熄火了;再改派长尾鸟去,长尾鸟却在飞行途中落水淹死。
最后,人们派出haipiji鸟去,这才如愿以偿,得火而归。 后来,有一次螃蟹和大蛇争斗,螃蟹剪破了大蛇的肚子,大蛇痛得向西逃窜而去,其经过之处形成一道溪流,积水顺溪而退,又露出原来的陆地来。人们大喜,纷纷下山求美地,而离散四方,各自组织部社,以至于今。
巫术占卜
水占
以小竹管吸水向天空吹出,水泡落于某人身上,该人即为罪犯。
瓢占
以小石块置于瓢背上唱人名,若石头站立起来,表示该人为嫌犯,不能站著者,则不是嫌犯。
鸟占
鸟在行进的左方长鸣者为吉兆,在右方鸣或左右双方鸣者为凶;鸣声清亮者吉,嘈浊者凶。
梦卜
接受别人的款待、获得一些肉、梦见湖沼周围的绿木、梦见绿色原野、吃甘薯、土豆、梦见戫首(有三年丰收)凡是梦到以上之景象,皆为吉兆。
梦到死亡、梦到树木折断、梦见自己跌倒等为凶兆。
因大洪水而浸泡在屋内、梦见埋葬、梦见人出血、月经。以上的梦皆为吉兆。
梦见有人正在做建筑(家中有人死亡之兆)。梦见自己唱歌,或听见有人唱歌(患病之兆)等梦均为凶兆。
年度祭典
(一) 射耳祭(Malahodagian):
是布农族唯一全部落性的祭典。于每年四月底、月缺的时候举行,以射鹿耳一最大动物的耳朵来象征来年狩猎的丰硕,目前也祈求农作的丰收及财运亨通。射耳祭只限于男子参加,女子禁止至祭祀场所。
(二) 婴儿节(lndohdohan):
布农人在每年六月的月圆时期,为这一年出生的婴儿举行佩挂项链的仪式。期望孩子们能像项链般耀眼、美丽。当天并宴请亲友,告知这位新生儿的布农名字,接受族人的庆贺与祝福。经济状况好的家庭,酒宴甚至可以持续数日。
由于社会的变迁,有些部落则溶入西方教会的日程,在每年约六月由教会决定日期。当天中午举行餐会,晚上,全村妇女将新生儿抱至教会,由村人猜测每个小孩的名字,答对的人接受该家父母的礼物。会场充满了游戏的趣味与新生的喜悦。
生命祭仪
出生
布农族孩子出世,家人酿酒杀鸡,邀集同氏族长辈及母族举行酒宴,由母族长老为婴儿祝福。布农族人在每年六月月圆时候,举行婴儿节。
成年仪礼
布农族成长礼在新年后三天举行。要升入青年级的人在会所集合,一边唱敌首歌,一边持酒瓢向敌首撒酒做祭。这一天,全社女子禁止到屋外。
婚姻
布农族婚期决定之后,男女双方开始酿酒。
婚礼前一日,新郎之父或伯叔父及同氏族男女携猪一头、酒数桶、红黑布数疋,当晚在女家彻夜饮酒。翌晨由新娘之父及亲戚,随同男家迎亲者一同送亲至男家,男家招待饮宴。是夜新人不同床。
翌晨女父及亲属携女及婿再返女家,在女家同族人继续饮宴一日。是晚新郎新娘在女家同床。翌日新郎携新娘返家后,婚礼于是完成。
葬礼
布农族人认为死亡有善死、恶死。凡病死于家中为善死,死于非命则为恶死。善死者死后,家人将尸体移置地上,扶成坐势,使股肱曲于前胸处,用藤带或布袋缚之。于室内掘墓穴,深约四尺、直径三尺,周围以石板为壁,下葬时男性面向东,女性面向西。上面盖以石板,之后填入泥土。恶死者,由首先发现者就地掩埋。
资料来源: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照片来源:交通部观光局) 资料日期:2013-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