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3年(1823年),由于曾文溪改道,导致台江内海淤积,形成了四草内海,后来逐渐变成沼泽,再被开发为盐场与鱼塭,池里底栖生物丰富,吸引许多鸟类来此觅食、栖息,加上为维持盐田及鱼塭的水路循环而开辟的水道系统,水道旁遍生榄李、海茄苳、五梨跤等红树林植物,自然生态丰富。
台湾目前只剩下四种红树林:榄李、海茄冬、五梨跤和水笔仔,在保护区内就有三种,四草野生动 物保护区计划目的为保存四草地区特有之榄李林相,并复育已被破坏之红树林生育地。
四草位于鹿耳门溪东南方,盐水溪的西北方,台南西部滨海公路的西南方,盐水溪及嘉南大圳汇集处的北方。为台湾四大湿地之一,台南市政府于民国83年11月30日公告成为「台南市四草野生动 物保护区」,面积为515.1公顷,包含公有地、公有河川地及私有鱼塭。共分为三个区域︰
■高跷行鸟繁殖区
位于滨海公路与显草街交会口南侧,面积50公顷。
此区多为盐田、鱼塭、灌木丛,目前四草地区的盐田已全部停产,由于有稳定的营养盐循环,夏天会有高跷行鸟、东方环颈行鸟至此繁殖,冬天则群聚大量的鹬行鸟科、鹭科鸟类。
■水鸟保护区
位于盐水溪河口东岸区,面积335.1公顷。
此区多为盐田、鱼塭、灌木丛、潮沟,鱼塭冬季收成放干后,池底残存的鱼类及底栖生物提供水鸟丰富的觅食环境,而废弃的鱼塭则形成半天然的沼泽则成为鸟类栖息地。鱼塭区冬季以鹬行鸟科、鹭科、雁鸭科为主,夏季则常有鸥科鸟类出现。密布的潮沟则为秧鸡科、翠鸟的栖息场所。 每年9月~11月为水鸟大量南下的迁移期;过境的候鸟在这里暂驻、觅食,部份的候鸟在此过冬,到了翌年3月下旬~5月中旬,候鸟才北返迁移。
■湿地保护区
位于鹿耳门溪西岸,此区主要是保护湿地、海岸植物及现存的鸟类,面积130公顷。
此区位鹿耳门溪出海口处,且多为鱼塭、灌木丛、防风林、潮沟。四草地区的潮间带多分布于出海口,因为此地位于河海交界,盐分较低、水流缓慢,适合动 、植物栖息,孕育丰富的鱼虾贝类等底栖生物,退潮时经常吸引成群的鸟类及招潮蟹前来觅食。在湿地保护区旁可见一大片木麻黄防风林,在这里可见到喜鹊及鹭科鸟类,秋天过境时期偶尔会有赤腹鹰等迁移性 鸟类暂栖。 资料来源: 资料日期:2003-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