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function.session-start]: open(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1\sess_a331119ffcd883e9dece1c4f5958a4b2, O_RDWR)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2) in C:\AppServ\www\contact\page_config.php on line 22
欢迎光临CTCTC.CC台华网旅游入口网站(台華網)
 
注册 | 订购须知 | 同业专区 | 设成首页 | 我的最爱  关注台华网腾讯微博 关注台华网新浪微博 关注台华网人人网  
0   
 

   
 
宜兰县文化艺术 介绍各区文化艺术

噶玛兰族-原住民介绍
0
认识噶玛兰族
噶玛兰族人是现今台湾平埔族群当中族群意识强烈、文化特质最鲜明的一群人。十五年来,噶玛兰族人为争取复名,四处向地方、中央政府陈情,为了能展演噶玛兰族的文化特色,噶玛兰族人动员族中耆老、妇女、青年,无畏舟车劳顿,也不惜将神圣私密的kisaiiz(除瘟祭)公诸于世,到台湾各地表演,为的只是让一般大众、政府见识我们的存在,早日完成复名大业,无愧于在流离失所中黯然死去的祖先。

族群分布
族人居住地大多集中在花莲、台东两县,其余分布在台湾各县市等。总人口数约为一千七百多人。
噶玛兰族是兰阳平原已知最早的原住民。他们为母系社会,天性平等,最早因为西班牙的征讨而为世人所知,到了清嘉庆年间,因为闽人吴沙率领林爽文事败后的余党入侵兰阳,而逐渐步入衰亡与被同化之命运。噶玛兰人的血缘却普遍融入宜兰人当中,目前不少世居宜兰者之轮廓都具有噶玛兰人的特征,与台湾西部平原「有唐山公,无唐山嬷」的情况可说同出一辙。
噶玛兰族因为故地遭汉人占据而向花莲移民,大约是在1803到1840年之间。主角以加礼苑社人为首,南迁到北埔建立加礼苑社,一部份迁居南澳,直到1878年,加礼苑社噶玛兰人因不满汉人再度入侵花莲,联合当地萨奇莱雅人发动加礼苑抗清事件,事败后远逃至东海岸与阿美族隔邻而居。

族群特质
噶玛兰族人最可贵、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在于日常生活作息中保存了噶玛兰文化。以新社族人而言,保留了噶玛兰语言、风俗(如新年祭祖palilin)、以metiyu为中心的祭仪(如pagalavi,patohoka等)、以及与农渔业相关的祭典(如入仓祭、海祭),噶玛兰族人也恢复或创造了一些传统文化(如歌谣舞蹈、丰年祭,香蕉丝织布等),还建构出与噶玛兰族人相关的族群图腾(如大叶山榄gasop等)。

文化特质
饮食:
噶玛兰人的原始生产方式系游耕(旱田农作)、焚猎、捕鱼、打鹿等自给自足式的采集经济。他们的衣食,一切都取之于大自然。以小锹从事旱田耕种,作物有小米、玉米、地瓜及旱稻等,并在地势低平、溪流纵横密布的旷野,以镖鎗、弓矢狩猎及渔捞。自己酿酒、制盐,栽麻织布为衣,住屋以茅草竹木为材料。妇女是农业上的主要工作者,捕鱼打猎则为男子专业,小孩子到十岁就得学习打鹿镖鱼。

服饰:
织布是噶玛兰人相当重要的传统工艺。事实上,台湾的南岛民族都有手工织布的传统,只是平埔族人因为汉化的关系,这项工艺多已失传,不过噶玛兰人仍保留着这项技艺,尤其花莲新社一带的噶玛兰人,直到现在都还有人穿着运用传统技法织出的齐肩无袖短衣。噶玛兰人织布惯用植物纤维,一般会依制作物品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植物,制衣多用山苎麻、苎麻;制袋多用水龙、香蕉树、构树以及一种名为 Velanun 的野生树。根据张振岳 《 噶玛兰的特殊祭仪与生活 》 中的调查,噶玛兰人织布可分为:处理植物纤维、整理经纬线、上机纺织、制作用具等四个步骤。处理植物纤维:一般噶玛兰人以香蕉丝织布,严格说起来,那是一种纤维较韧的「蕉」。

住居:
噶玛兰人居住的以木材, 茅草及泥土为建筑材料。为防止寒冷的风吹进屋内,噶玛兰人以牛诨涂抹墙上木头缝细。屋内分有数个房间,房间皆设有窗户,白天窗户以木棍向外撑起,晚上则取下木棍,关上窗户。并将谷仓置于家中长者的房间内,以防止家中小孩偷吃。

工艺
香蕉丝织布
噶玛兰族因汉化颇深,传统的工艺与艺术目前已不多见。但保留香蕉丝织布,是专属于女性的工作。
好的香蕉布因树皮的自然色泽,所以会呈现出浓淡相间的颜色。织好的香蕉布可织成谷袋、背袋、槟榔袋等,也可制衣服或草席,新鲜的香蕉布质地较硬,经数次水洗后质地就可变软。

社会制度
一、组成特色
噶玛兰人传统的社会型态,和台湾其他平埔族一样,是一种母系社会。但噶玛兰人是一个没有阶级的平等社会,就算再富有的家庭,也没有仆人。首领是以推举的方式产生的。部落内其他的公众事务,则由各年龄阶层的族人分工合作。有事的时候,以大海螺当号角,来召集大家。
二、财产继承
噶玛兰族是属于长女继承制,长女继承大部份的财产。家里没有女儿,则由大儿子继承大部份财产。
三、婚礼
噶玛兰族的婚姻制度有女方嫁娶及男方入赘。噶玛兰人男女均需下田工作,男女经常在田埂上认识进而喜欢对方。消息传至双方家长耳中时,则由一方家长相约共同商议男女双方的婚事。
神话传说
加礼宛社祖先的故事
从前有一对兄妹来自宜兰。有一天妹妹外出找水时,发现了一个水塘,打算利用此处来开垦田地,所以就在水塘的一端埋入自己的围裙,并结草为记,然后回家向兄长报告发现了水塘,以及结草为记的事。哥哥一听,立刻就到妹妹所说的水塘边。贪婪的哥哥用刀子割掉妹妹所结的草,回家告诉妹妹,他看到了水塘,但没有看到妹妹所结的草,所以水塘应属他所有。妹妹听了不承认,并表示自己在水塘的一端埋有围裙,要哥哥一起查证。兄妹俩一起到了水塘边,一挖,果然有妹妹所埋的围裙,于是妹妹取得了水塘的所有权。不过也因此造成了兄妹感情的破裂。结果妹妹入山居住,成为「土罗可番」。因为积怨已深,所以演变成后来土罗可番攻系加礼宛,并取人首级的事。

宗教信仰
噶玛兰人的宗教信仰以祖灵崇拜为中心,将人间与灵界分开,相信灵界有鬼神能保佑或惩罚凡人,部落里有祭司和巫医(Mtiu)来负责灵与人之间的沟通,并为族人治病。Mtiu只有女人才可担任。而在现实生活中织布器具就是一种重要而神圣的工具,如神话中所言得好好的保藏,否则下场就会像abas一样,得到死亡的处罚。所以,妇女们用这样一种工具很自然就同时具有一种神圣的观念和功效,因此在仪式中他可能被用来做一个可以净化的一种介质,但是这概念如何跟死亡仪式连结起来?主要是透过女人这个共通点;mtiu是女人,织布的器具也是专属女人的,实际上,女人跟死亡有比男人跟死亡更密切的关系;在Kavalan的社会里跟死亡相关的事或与祖灵沟通是女人的专职。

年度祭典
(一)、海祭Laligi
每年三、四月春夏之交,噶玛兰男人们会择定吉日,一起聚集海边举行LaLiGi海飨。早晨,族中长老在海边行过祭拜祖灵后,年轻男人便出海捕鱼。近午时,捕鱼的人回岸,年长者在岸上迎接他们。接着就地烹煮鲜鱼和野菜煮食,也会把捕来的鱼送回村里,供其他未能参加的族人分享,活动持续两三天。
(二)、岁末祭祖Palilin
噶玛兰人相信人在世的祸福是由祖先赐与的,并相信每年过年时祖先会回到家中。这是一个相当普遍聚落性差异较小的仪式。Palilin 祭祖通常以一个家为单位举行,而祭祀的对象则以家中户长(有男有女)死去的父方、母方亲戚为主。在这过年全家团圆热闹之际,请祖先们喝酒与共餐,彷佛如祂们还在世般团聚一起。并祈求祂们能保佑全家人健康平安。Palilin的意义也就是在此:敬祖、祭祖,求平安。

生命祭仪
出生
在传统习俗上,当孩子刚出生时,不是用水洗澡而是以麻油擦洗身体,再用父亲的旧衣服包裹婴儿,直到第三天才正式以水为婴儿洗澡。
成年仪礼
「成年礼」的意义是:通过这一个隆重仪式后的人,才会被认定为成年人,同时,上一代的长辈也趁此机会向下一代宣告,从此必须建立社会责任感,为自己的行为举止负责。
婚礼
噶玛兰族仪式极为简单,男女结婚时皆邀请亲戚朋友参加,新娘则在房间内,待年长者呼叫时再出来。席间摆米酒。并向男女双方家长敬酒。敬酒结束后,则由客人将席间的米酒喝完,结婚仪式即告完成。
葬礼
丧葬祭仪-Patohqan
Patohqan通常是为刚去世不久的(约3至7日内)的族人所举行祭祀。因为噶玛兰人相信人死后灵魂并未立即离开人间,还存在于居住地,必须经过此一祭祀仪式才能使灵魂升华,同归于祖灵的世界里,成为一个Tazusa(祖灵)。祭仪过程为透过祭司先迎领亡者之祖灵们回到丧家,使亡灵与祖灵们相见,彼此问候照顾,祖灵们于祭拜用餐宴饮完毕后,往生者之灵魂即与祖灵们共同牵引回到祖灵界,得到永远的安息。

资料来源: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资料日期:2013-06-06


▲TOP
回上一页
QR code digicert TQAA logo CreditCard UnionPay Taiwan
地址:Taiwan 台北市重庆北路二段 117 9
©Copyright All Reserved By www.ctctc.cc 台华网 版权所有 盗用必究
服务专线:886-2-2553-8787 傳真:02-2557-2323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9:00 周六 9:00-13:00
欢迎来电/传真/e-mail 询问

Warning: Unknown(): open(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1\sess_a331119ffcd883e9dece1c4f5958a4b2, O_RDWR)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2) in Unknown on line 0

Warning: Unknown(): Failed to write session data (files). Please verify that the current setting of session.save_path is correct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1) in Unknown on lin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