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台湾唯一保留四个城门和部份城墙的恒春县城,起建于清光绪1年(1875),至1879年落成。它有东南西北4门,周长880丈;1988年测量显示,共长2550公尺。有关恒春城之构造如下述:
‧城墙:即城垣。恒春城墙的建筑材料,两侧为版筑三合土(糯米糊、蔗糖浆、砺壳灰)夯筑,外表抹灰浆,中腹填土。
‧城门:恒春为县城,有四门。城门又分城台,上造城楼,下开门洞。城台上半部以砖砌成;下半部近城墙部位以砾石迭砌咾咕灰浆填缝;近门洞部分似砖砌筑,底部以花岗石铺底。
‧门楼:恒春城楼的架构早已倾圯,现存东门及南门是近年经考证重建,惟其造型与原样差别极大。其屋顶形式为「单檐歇山单脊燕尾」,尾瓦为一般板瓦。恒春城楼含「亭仔脚」(又称「抱厦」或「轩」),适合当地炎热的气候,此为本城特殊之处。
‧炮台:古称「马面」,是城墙凸出的部分,上方可置战棚或大炮。恒春县城各城门间均有一座炮台,以卵石迭砌,中腹填土。炮台上置有大炮四门,两门朝前,另两门各分左右斜四十五度向前;炮口基座则铺设花岗石,以承受炮火的后座力。
‧城濠:即护城河,其功能一在强固防御性,一在其挖取的土方可供筑城。恒春城现仅余东门城外依稀可见城濠遗迹。
‧雉堞:城上之「女垣」,又称「女墙」(或城垛),为城墙上的突出物,不仅使单调的城墙更具造型,还有实质防卫功能。恒春县的雉蝶主要以闽南砖砌成。现今所见城垛多是七十九年后整修重建。
‧慢道:慢道为登城的通道,有斜坡状及阶梯状两种。恒春县城之斜坡,以砖砌成,惟扶手及基础部位以砾石砌成。目前以北门、西门登城慢道保持较为完整。
‧马道:马道为城墙上供通行的路面。恒春县城之马道以闽南砖丁字铺成。
‧水关:即水涵、水洞,为通过城墙之进水道或排水道。恒春县城有四个。
由于市区逐渐繁荣、交通日渐发达,在1963年拆除「东门」的部份城墙,辟建东门侧道路(通往满州)。1968年,「恒春中学」为扩充校园用地,又拆除「南门-东门」段的部份城墙,辟建为运动场看台。1977年,则拆除「南门」部份城墙,开通「南门圆环」。
至于1979-80的「南门城楼」、以及1982-83的「东门城楼」整修工程,由于缺乏专家的指导,则把恒春城降为「二级古迹」。
地址:屏东县恒春镇
全日开放参观
【大众运输】
1.高雄火车站、小港机场→搭乘"垦丁列车"(屏东客运、高雄客运联营)或"中南客运"、"国光客运"至恒春站。
2.屏东火车站→搭往恒春的"国光客运"、"屏东客运"至恒春站。
【自行开车】
中山高速公路下小港交流道(或南二高下林边交流道)→台17线→水底寮→台1线→枋寮→枫港→台26线→车城→恒春南二高下南州交流道→接台1线→水底寮→枋寮→枫港→台26线→车城→恒春。
资料来源:台华网 资料日期:2004-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