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简介
一提到阿美族,大家立刻联想到丰年祭,以及曼妙的舞姿与轻快欢乐的歌声,阿美族人开朗、乐观、主动而亲切的态度予人深刻的印象。阿美族的体型较为高大,因此在运动场上常有杰出的表现,如中华职棒的陈义信、阳介仁、王光辉、陈金茂、郑幸生、王光熙、黄忠义以及投入日本职棒的郭源治都是阿美族人。还有纵横于篮球场上的、朱志清、黄春雄、钱薇娟也是我们阿美族的同胞。
从地域、习惯及语音的差异,分为下列几个部群:
(一) 北部阿美:
在今花莲县凤林以北至花莲市之间,又称为南势阿美。如寿丰乡、吉安乡均属之。
(二) 中部阿美:
由于海岸山脉的分隔,又分为海岸阿美(如丰滨、大港口)与秀姑峦溪畔的秀姑峦阿美(如瑞穗、奇美)。
(三) 南部阿美:
居住于台东平原附近,也称为台东阿美。如台东市、马兰、都兰一带。
传统的阿美族社会是母系社会,举凡家里的大小事情均由女主人作决定。部落性的政治活动或捕鱼、建筑才是男子的工作。女子的强势作风与男子的温顺性格在阿美族的家庭里比比皆是。阿美族的男子也乐见家里有一位女强人。
早期,阿美族的男子入赘于女方家,在婚姻上有服役婚的观念,也就是要为女方义务工作几个月或一、二年。在阿美人的想法里,入赘是一件光荣的事情,男子可以藉此机会改善女方家的生活。对于追求两性平等的今日,相信会获得许多女子的青睐。
然而今日阿美人也受到汉人的影响,入赘婚比较少见。家里的经济权也渐渐转移到男子身上,母系社会的特质已渐渐淡化。
阿美族社会的另一个特征是严密的年龄阶级组织。男子在十三、四岁时,必须进入集会所接受成为一个男人的训练。以二至五岁为一个阶级,同一阶级的男孩一起学习、生活,并住宿于集会所。在集会所里,同一个阶级的同伴一起工作,遇有奖励或处罚也是以一个阶级为单位。无形中更紧扣了同年龄阶级的每一个男子,而这样的关系是一生一世,直到离开人世为止。因此,纵然会所制度已经消失,但每年的丰年祭活动,依然遵守传统年龄阶级的规范在运作,使传统的生活、歌舞的训练得以延续。也因为有这么严密又亲近的年龄阶级组织,让阿美族人在都市里仍然保有集体工作的习性,甚至在台北县的汐止成立了一个以阿美人为主的「三光小区」。大家彼此互相照顾、扶持。这全是拜年龄阶级之赐。
阿美族人对于财产的观念比其他族群更清晰,反映在田地、家屋上更是明显。对于田地界线的划分,常埋石于地下一公尺以为标记。至于家屋,则四周广植槟榔以为界。社与社之间则筑篱笆为界。早期两社之间常有战事发生,部落四周常挖有深1.5公尺的战壕与兵坑,做为安全防御的需要。
由于很早就进入水田定耕的农业生活,阿美人完整的畜舍(鸡舍、牛舍、猪舍)以及水牛耕作的农村景象随处可见。
阿美族的部落多半临海或靠近溪流,因此捕鱼便成为阿美人日常生活的重要课题。捕鱼在阿美族不仅仅是餬口或提供蛋白质的来源,更有文化上深层的意义:在阿美族的社会里,举凡一个活动的结束或丧葬仪式过后,都要有捕鱼或吃鱼的行为(阿美语称为paklag),藉此作为活动的休止符,透过吃鱼的行为以后,再恢复日常的生活作息。因此,渔捞的行为有脱圣返俗的意义。
族群特质
(一) 严密的年龄阶级组织:
虽然会所制度已经消失,但年龄阶级的运作依然盛行于阿美族的村落。而且长幼有序,服从劳动的观念依然保存于日常生活当中。
(二) 具感染力的歌舞:
亲和力强、节奏、旋律易感染周遭的人是阿美族歌谣的一大特色,几乎各族原住民族都会唱一、二首阿美族的歌。
(三) 活泼亮丽的服饰:
从花莲到台东,阿美族的服饰大致上分为北、中、南三大系统。但各村的差异性也不小,故无法一概而论。
社会制度
一、组成特色
阿美族属「男子专名级的年龄分级制度」。十四、五岁以后加入年龄组及之预备役,接受严格的体能与武术训练。每三年至五年之间举行一次盛大的成年礼。每经过一次成年礼即晋级一级,而其社会责任与待遇亦依级升进。阶级服从之原则,普通适用于生活与工作任务上。均有男子会所之组织与专用集会所。但会所兼用于部落及会所与未婚男子之宿舍。
二、财产继承
家族与个人财产由亲族承继,其传统承继制度原则是:
(1)母系承继。
(2)长女优先制。
(3)长幼递及制:长女死亡,则次女承继之,以此类推。
三、婚姻
阿美族婚姻形式之特质是夫从妻婚,即以招赘婚为正则,为无女嗣时则允许男嗣娶妇以承家系。
阿美族人虽然没有严格遵守氏族外婚之原则,但同姓不婚的原则还保持着。
观光重点
新北市三峡原住民文化部落、屏东台湾原住民文化园区、南投九族文化村
分布位置
阿美族分布在中央山脉东侧,立雾溪以南,太平洋沿岸的东台纵谷及东海岸平原,大部份居住于平地,只有极少数居于山谷中。
资料来源:阿美族 资料日期:2012-10-26
|